媒体杨职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杨职>正文
【陕西日报】半个世纪的“种子”情
时间:2015-06-26来源:作者:点击数:

半个世纪的“种子”情

——记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赵瑜
孙文生  冯晓荣  高掌平  唐艳丽

 

编者按

有一种情怀,叫真情怀;有一种境界,叫大境界。在关中平原腹地,赵瑜用自己50多年的无悔坚守,诠释了这种境界与情怀。

在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里,他抵御住了各种名利的诱惑,把自己从都市“发配”到乡村,在那里栉风沐雨,心无旁骛地生根、发芽、茁壮、守望,最终成长为小麦育种界的参天大树。他的身上,闪耀着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凝聚着甘于寂寞、执着追求的精神;镌刻着淡泊名利、潜心科研的信念。他的内心,饱含着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无限深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目睹这棵大树的长大,感受这位师者非同寻常的精神世界。

 71日,建党90周年纪念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平坦宽阔的大操场上,一位老人,满头银发,胸戴大红花,在2万余名师生的掌声中走上主席台,接受学院党委的表彰和2万元现金奖励。

这位老人,叫赵瑜,是学院的优秀共产党员、小麦育种专家、研究员。50多年来,他钟情小麦育种事业,不懈耕耘,先后培育出“武农”系列5个小麦品种,在陕西和黄淮麦区其他几个省大面积推广,累计达6000多万亩,惠及无数农民群众。而他自己,却一直默默无闻地居住在一个小小的农场,春种秋收,守着他钟爱一生的麦种,也守着朴实无华、与世无争的日子。

很多人不知道,这一天,也是赵瑜的生日。

 城市与乡村之间,他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划出了一道人生的反向轨迹。

 1959年,甘肃籍青年大学生赵瑜,即将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门门功课都是优秀,又是带课老师看准的科研尖子,完全有条件留京的赵瑜,最终却在分配志愿表上郑重地填上了两个字:陕西。

陕西武功和江苏南京是我国早期两大农业教育科研硅谷,被称为“南金陵,北武功”。赵瑜看重的,是那里的科研环境。

但起初,赵瑜却被组织分配到陕西省农业厅科教处上班。窗明几净的办公室,他总觉得不畅快。人人羡慕的机关生活,他丝毫不觉得开心。

于是,他开始找领导谈,软磨硬缠,要求去基层,搞育种,搞科研。于是,10个月后,怀揣着一纸调令,和一颗激动的心,赵瑜来到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中专学校——武功农校。

当时的中专学校一般不搞科研,赵瑜就先代课。慢慢地,他结合遗传育种课,利用教研组仅有的农作物标本地和育种实验室一些简单的仪器设备,悄悄搞起了小麦育种。当时,赵瑜把自己的宿舍变成了种子室,箱子里装的、墙上挂的,都是育种材料。

5年后的春天,省上在扶风县为学校划拨了一块教学试验基地——豆村农场。赵瑜立刻急不可耐地带了一个班的学生前去。

映入大家眼帘的,除过几间破烂的房子、几个简陋的草棚,就是一片荒草凄凄的土地。同来的老师们都回了学校,赵瑜却执拗地留了下来,吃在农场,住在农场,在农场办公、搞科研、做试验。在学校的支持下,赵瑜最终成了学校在豆村农场的“常驻代表”。

人生之路走到这里,赵瑜划出了一道与常人迥异的“反向轨迹”——从大城市到小城镇,从小城镇再到黄土地的深处。

 苦与乐之间,他用执着的信念和痴迷的劳作,填注了半个世纪的无悔年华。

 豆村农场,距离学校30公里,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被青年人戏称为农校的“西伯利亚”。可赵瑜却全然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他眼里看的、心里想的,只有小麦育种。

从播种到收获,赵瑜每天都要习惯性地去试验地看几次,经常到了饭点也不知道回来。遇到雨天,他就穿上雨鞋,在腿上随便缠上个化肥袋子,戴上草帽或打上雨伞下地。时间久了,试验地里甚至被踏出一条条光亮的羊肠小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工作后的第9年,赵瑜培育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武农132”在豆村农场横空出世。因为比原有品种增产显著、种植效果突出,这个品种很快推广开来,一时成为关中塬区和山区的小麦主栽品种,还推广到河南、山西、江苏等小麦种植区。

1970年春天,农场归属关系被迫变更。眼看着麦苗正在返青,所有育种材料全在试验麦田里,赵瑜心急如焚。一旦农场不属于学校,所有的育种材料就会被人家当成普通的粮食收了,多年的心血将毁于一旦!

赵瑜来来往往穿梭在豆村农场和学校之间,奔走协调。终于,在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下,经和省上有关部门交涉,农场的80亩育种试验地被暂时保留下来。为了育种材料,赵瑜搬到农场附近的一个生产队,住进一个农家小屋。

虽然形单影只,但赵瑜依然每天往返于住处与试验地之间,不间断地进行着日常观察记载和田间选育工作。夜里,躺在黑魆魆的土炕上,他心潮涌动,思绪万千,孤独和失落感一次次涌上心头。可是,每每想到自己钟情的事业,想到各级领导对自己的支持,他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苦也要坚持,困难总会过去。

在这个农家小屋,赵瑜整整度过了120个日日夜夜。

也许是赵瑜的坚持感动了上天。3年后,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农场又被交还给学校,他又重新回到了为之付出、为之牵挂的豆村农场的田野上。

 舍与得之间,他放弃了做官,淡漠了钱财,忘记了自我,一心只为收获那小小的金色麦种。

 1983年,面对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赵瑜进行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选择。

当时,正值学校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当口。校党委书记马伯援找到赵瑜说,希望他能担任学校领导。不想,痴心小麦育种的赵瑜却婉言谢绝。马书记不甘心,又找到上级领导约赵瑜谈话。赵瑜依然拒不接受:“我理解领导的信任,可我为了育种,艰辛奋斗了二十多年,又有幸出了品种,研究课题也被列入省上计划,怎么也不能就此放下。”许多普通人看来能带给人生重大转折的机遇,就这样被赵瑜“浪费”了。

做官的机会可以“浪费”,可有些东西赵瑜却不愿浪费。大儿媳妇师格宁说:“搞育种是我爸的命根子。遇到困难时,即使家庭生活艰难些,他也要拿出工资维持住育种所需。近几年,情况稍有好转,他的工资除用于家庭生活费用外,基本都拿去资助了甘肃老家的贫困乡亲。”

赵瑜的小麦育种研究课题虽属省上项目,但过去,每年的科研经费很少,有时连续几年都没有。近几年,省上的科研经费稍有增加,但随着生产资料涨价和民工工资提高,试验地投入也随之增加。所以,在经济层面,赵瑜基本上还是维持以种养种。

这么多年来,赵瑜外出一直是让侄儿赵存德用摩托车送他到扶风汽车站,自己再搭班车。周围熟悉他的人说他:赵老师,你是大专家,怎么还坐摩托车?他笑着回答:我是农民专家,应该和农民一样。

 小爱与大爱之间,他更专注于为农民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让希望撒满丰收的大地。

 2005年,赵瑜偶然得知一家面粉企业从国外购进一批优质小麦,顿时来了兴趣:说不定这批优质小麦中可以挑出少许,作为杂交亲本材料!

“进口优质小麦都是经过处理的,不发芽。”该厂技术人员的一句话,给赵瑜高涨的热情浇了一盆凉水。赵瑜却不死心,心想:虽然出口方做了处理,但这么大的量,难免有“漏网之鱼”。看到赵瑜的执著,好心的技术人员特地从中拿出2.5公斤,送给了他。

为做发芽试验,赵瑜像生豆芽一样在被窝里催芽!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到了第8天,奇迹出现了!赵瑜终于发现了8颗胚芽萌动的麦粒。他如获至宝,迅速将这8颗‘宝贝’种在花盆中,放在温室里,待长出分蘖和永久根后,再移栽到试验地。

虽然结果很不理想,但赵瑜还是发现其中有2株稍矮,并从那两个矮株的后代中选出几个类型,继续进行优选,做杂交组合,最终培育出新的小麦良种。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曾说:育种家都把选育的品种看作是自己的“娃”。

这样说来,赵瑜就有8个孩子,除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另外5个“娃”姓武,分别叫“武农132”、“武农99”、“武农113”、“武农148”、“武农986”——都是他选育的小麦品种。

大约每隔10年,赵瑜就有一个小麦新品种问世。这,在小麦育种界是不多见的。

为了实现种子与农民群众的有效对接,赵瑜广泛结识有实力、讲诚信的种子企业负责人,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将自己的品种推广于生产,供应给农民,转化为生产力。

赵瑜把豆村农场所在的扶风县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为回报第二故乡,他积极在当地推广新品种,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开展科技宣传。几十年来,他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的几乎所有村组。

2000年,“武农148”刚通过省上审定,武功县凉马村时任村委会主任李岁定从赵瑜那里引了些原种回去,在当地种了100多亩,并与另外一个新品种进行比照。结果发现,“武农148”生产表现突出,深受农民喜爱。于是,李岁定向赵瑜提出请求,将凉马村作为“武农148”的良种繁育专业村。从此,凉马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武农148种子村”。

有人说:“赵瑜选育推广了那么多品种,肯定挣了很多钱。”细算一下,赵瑜的育种事业,确实产生了很大的效益:按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每亩增产30公斤计,总计增产18亿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共计为农民增收36亿元。

可赵瑜自己却没有因此而发财。虽然现在育种已经市场化,卖品种经营权合理合法,但赵瑜想的,只是依靠更多的种子企业加速新品种推广,坚持不卖品种经营权,所以,他始终没有经营权方面的收益。

1996年,赵瑜到了退休年龄。他辗转难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时任省长程安东写了一封信,希望继续自己的事业。没有料到,程省长很快将他的信批给了学校主管上级省农业厅领导,支持他继续搞下去。

1997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成立,以及后来学院与企业共建科研实训基地的合作,为赵瑜的科研事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他甩开膀子,干劲倍增。

近几年,除了育种工作外,赵瑜又先后承担了省内外多项农业科技服务项目,忙个不停。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桂这样评价赵瑜:他,就是我们杨凌的杨善洲……

到今年,赵瑜的育种之路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五十年间,当年的武功农校变更成了今天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赵瑜的使命和作用却从未变更,劳作和创造也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