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走出杨凌看示范∣科技赋能林麝养殖 秦岭深处蹚出致富新路
时间:2025-07-07来源:作者:点击数:

7月4日,2025年“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走进陕西凤县平木镇刘家庄村,在这片宁静山坡上矗立的林麝生态养殖厂里,戴着智能耳环的林麝悠然进食,技术员轻点鼠标,实时监测着它们的各项生长数据,一幅科技赋能林麝养殖的新图景展现在眼前。

2020年,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平木镇建立林麝养殖示范基地,致力于解决传统林麝养殖繁育中过多依赖经验、缺乏科学系统理论指导的问题,旨在通过技术推广与应用,精心筛选培育林麝养殖示范户。

林麝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牛华锋介绍,他们针对林麝双胎和泌香两大关键性能开展选育指导,有效规避了近亲繁殖问题。经过多年科学选育,林麝双胎率实现显著提升,从原来的50%提高至70%以上,2024年更是提升到85%以上,部分养殖场双胎率甚至突破90%。

科技的注入让林麝养殖从“经验主义”转向“科学运营”。据牛华锋测算,按照100头母麝规模的养殖场计算,仅双胎林麝带来的年净增产值可达90万~120万元。陕西秦柏林麝良种繁育有限公司便是科技赋能的受益者,通过基地技术指导,该公司林麝季节性疾病从原来的40%下降到目前的20%,繁殖双胎率由50%提高到80%,企业盈利空间大幅拓展,也极大提升了企业发展林麝养殖产业的信心。

林麝不仅是“森林精灵”,更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宝藏”。平木镇白蟒寺村养殖户陈卫对此深有体会,他养殖20只林麝,每年收益达30多万元。“养麝可比打工赚得多,人轻松,还不耽误干农活。一只成年母麝每年还可以产两只幼崽,一对林麝一年就能带来6.5万多元的收入。”陈卫笑着说。

为解决林麝养殖专业人才紧缺问题,2022年全国首个林麝产业学院在凤县成立。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院长黄璞介绍,学院着力培养以“凤县麝工”为品牌的专业人才队伍,每年举办4次养殖技能培训班,通过建立林麝养殖技术示范户,辐射带动临近养殖企业(户),推动凤县从“养殖主导”向“标准输出、技术外溢”转型。采访当天,第十一期林麝养殖技能培训班在凤县平林镇政府综合文化站培训室正式开班,来自凤县林麝产业学院、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正在讲解林麝常见疾病的症状与应对方法。

如今的平木镇,林麝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镇直接参与林麝养殖的群众达到491户,养殖公司8家,养殖圈舍17500余间,林麝存栏10500只,年实现人均增收6500余元。”平木镇镇长邓振宇说。

在秦岭深处,杨凌科技正以独特的方式,为林麝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戴着智能耳环的林麝,不仅是生态养殖的一道亮丽风景,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希望,它们在科技的赋能下,正谱写着属于秦岭山区的“致富经”。(文/图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