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2日,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西安市农业核心区灞桥,围绕“科技助农·青力兴乡”主题,走进家庭农场与基层治理一线,开展产业调研、信息帮扶等多项实践活动。
赓续红色精神,厚植“三农”情怀。实践队行前参观了学校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党支部活动旧址与百年伟业·红色三农研学馆,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服务“三农”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了服务乡村、投身农业的初心与信念。
聚焦产业需求,提升信息赋能。结合专业特色,聚焦农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深入灞桥区于卫、成蹊、葡悦等多家特色家庭农场,围绕葡萄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转型升级路径进行调研。队员们了解了20余类葡萄品种的生长特性,以及避雨棚、防渍设施、雨水收集系统及物联网环境监测等现代农业设施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责任感与信心。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同学结合专业特长,围绕农产品外观设计、品牌包装创意,提出融入地域文化与视觉美学的设计建议,助力农产品打造更具辨识度的市场形象,推动农业产品从“种得好”迈向“卖得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走访西安白鹿原花里园艺有限责任公司,学习蝴蝶兰等花卉组培、花期调控与智能温室运行,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精准调节环境参数,感受数字技术助力现代农业。队员们还观摩电商直播,了解企业在品牌塑造与新媒体运营方面的探索。
深入基层治理,助力数字提升。在杜陵村,实践队紧密结合基层治理数字化与群众安全需求,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与信息化帮扶服务。队员们深入村组,与村民拉家常、聊生活,普及电信诈骗常见手段与防范技巧,累计发放宣传手册150余份,面对面讲解80余人次。编写《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办公软件使用指南》,开展一对一、面对面操作指导,帮助村干部提升数字化办公能力。还耐心指导老年人掌握手机支付、信息查询等实用功能,让信息技术真正服务基层、服务民生。
思政融合实践,汇聚青春动能。坚持思政引领与专业融合相结合,通过红色教育、产业调研、服务基层等多元路径,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锤炼专业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文/信息工程学院 张齐 责编/张唯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