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学校多项举措,扎实开展新冠疫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控工作。
——强化普及预防知识,提高出血热防控能力。校医院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宣传展板、宣传单等宣传方式,向师生宣传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知识和危害,切实提高师生自觉接受疫苗接种的积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校园防鼠灭鼠工作。在公寓楼、办公楼、教学楼、食堂、浴室周边及植被茂盛的围墙等重点区域设置了143个鼠饵投放站,定期投放鼠饵,并做好投放记录。鼠饵投放站设有明显警示标识,避免人为挪动。在食堂操作间、食材库房、校医院药房、库房等室内场所放置粘鼠板,每日检查粘鼠板捕鼠情况。对粘捕到鼠类或污染的粘鼠板及时清除并更换。
——加强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死角清理整治工作,彻底清除积存杂物、废弃物、卫生死角,保持校园整体环境干净、整洁。安排专人对室内、外垃圾桶进行清洁消毒,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全面落实校园公共区域及环境卫生消杀,严格执行教学生活场所通风、消毒等防疫制度,各校区服务中心坚持每日两次对区域环境进行消杀,定期开展校园全面消杀、消毒工作。对门手把、电梯、扶梯等重点部位每天两次擦拭消毒。坚持每日对餐厅、浴室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消杀,进行紫外线消毒,切实做到了严防严控、不留死角。
——规范校园快递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快递点的消毒消杀,改善快递收发点的条件,对废弃的架子床拼装后,作为快递货架,增加快递收发存储量,同时规范快递的收发管理,整修场地提升形象。
——增设校园便利店。实地踏勘场地,根据三校区实际情况实施了不同的方案。在南校区委托餐饮企业在食堂外围进行改建,并添置货架、柜台等,便利店设置代购物品征集本,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北校区继续维持经贸实训超市的运营现状,并要求经营者和经贸分院加强管理,保价稳供。对西校区将原有的夜间流动餐车改造成为售货车,委托餐饮公司经营。下一步,后勤保障处将对三个校区的售货店价格质量和销售品种持续监管,切实做好师生服务保障。
——加强食堂物资储备。联系供应商提前储备能够满足1月内正常消耗的米、面、油等物资,针对蔬菜、肉制品等新鲜食材,与供货商协调沟通,近期优先为我校食堂供应新鲜食材。
——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在本轮疫情前期,学校为全校师生共发放一次性口罩18万只,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发了防护服、免洗手凝胶、电子测温仪及一次性橡胶手套等物资。购回一次性口罩20万只、一次性橡胶手套5千双、医用隔离面罩500个、75%酒精100升、电动喷雾器10个、电子测温枪50把、84消毒液500公斤、一次性鞋套2千双,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开展医护人员培训。为了提高学校医疗资源利用率,校医院与杨凌惠仁医院积极联系,邀请专业人士为学校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培训工作,后期小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拟由学校医护人员完成。
——组织核酸检测与第三针新冠疫苗接种。为积极应对我省疫情防控工作新挑战,学校从场地设置、物资准备、检测流程、路线规划、现场调度等各方面进行了讨论和部署。定期开展食堂、物业服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工作,汇总各类检测人员信息并上报。积极联系,与杨陵区疾控中心对接,尽快完成新冠疫苗第三针接种工作。
——重点人群摸排。根据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了三校区食堂、物业、浴室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摸排从业人员的行程轨迹,安排专人每日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码、行程码等,统计健康状况,确保各类人员健康从业。








文/后勤保障处 责编/马玲娟